(梵蒂岡新聞網)「當我們向下挖掘、打破現實的外殼、探究深層的內涵時,希望就會重新燃起」,從而找到天國。教宗良十四世9月6日週六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禧年接見活動,敦促信友懷著孩童的好奇心,進入生命的深處去尋找基督。
當天上午,教宗乘坐白色敞篷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繞場問候超過2.5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,強調在羅馬這座「歷史豐富的城市」,我們能「堅固信望愛三超德」。望德是聖年的主題,為此在場眾人先聆聽了選自《瑪竇福音》的天國寶藏的比喻(參閱:瑪十三44),然後教宗由此展開有關望德的省思。
教宗解釋道,孩童「對於把手放進土裡這件事格外感興趣」。這個遊戲讓人能「打破世界的硬殼,看見底下的事物」。在耶穌的比喻裡,這「不再是孩子們的遊戲,但驚喜是一樣的」。「那點燃望德的寶藏其實是耶穌的生命:我們需要踏上祂的足跡」。
不可安逸於地位和財富
關於這點,教宗提出了一個值得追隨的榜樣,即君士坦丁皇帝的母親、聖婦海倫。她和其他在宗教自由後的首批基督徒一樣,開始在基督受難、聖死和復活的地方「挖掘」。
教宗反思說,「貴為太后,她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!她大可喜愛高門顯貴的場所勝過於偏遠的耶路撒冷」。宮廷裡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,但是她卻不斷地「探索、挖掘」,只為跟隨耶穌。教宗提醒道,「弟兄姊妹,我們也會安逸於已達到的地位和帶給我們安全感的財富,不論財富是多是少」。
「如此一來,我們就會失去孩童時那份挖掘和創新的渴望」。教宗闡明,「創新一詞在拉丁文裡的意思是『找到』。聖婦海倫的偉大『創新』,就是找到十字聖架。這便是值得為之變賣一切的隱藏寶藏!耶穌的十字聖架是生命中最偉大的發現,是改變一切價值的價值」。
讓我們變成孩子那樣
教宗闡述說,聖婦海倫當時可能不明白十字聖架的重要性,這正是因為「她自己背了很久的十字架」。「她不是出生在宮廷的貴婦:相傳,她出身卑微,開了間客棧,與還沒當皇帝的君士坦提烏斯相愛」。他們兩人結了婚,但後來君士坦提烏斯矢口否認,而且不讓海倫接近兒子君士坦丁。君士坦丁也給母親「製造了不少痛苦和失望」。然而,聖婦海倫從未放棄做自己,「她決定成為基督徒,時常行愛德,從未忘記貧困弱小者」。因此,她堪為典範。
教宗強調,「充分尊嚴和忠於良心,這一切在今天也為世界帶來改變:讓我們接近寶藏,如同農夫的工作一樣。耕耘自己的內心是很辛苦的事。這是最重要的工作。但在挖掘中,我們找到寶藏;當我們謙卑低下,就會更加接近那為了成為我們中的一員而紆尊降貴的上主。祂的十字聖架就在我們心田的硬殼下方」。
教宗鼓勵眾人「如同孩童」那樣,好能認識「另一個國度、另一種力量」,而非「傲慢前行,一不注意就踐踏我們腳下的寶藏」。教宗最後說:「天主始終從我們的下方扶我們通往高天。」
鏈接網址: www.vaticannews.cn
訂閱電郵新聞:http://www.vaticannews.cn/zh/newsletter-registration.html